(资料图)
近日,北京科创金融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在京举办,本次论坛由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院发起,来自业界与学界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现场,交流研讨,为推动北京科创金融发展建言献策。
“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、国家富强有重要的作用,科技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。需要总结、反思当前金融支持创新存在的问题,探寻解决之道,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院院长杨德勇表示。论坛现场,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院发布了“省级科创金融指数”以及政府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等研究成果。
据了解,“省级科创金融指数”由“科创金融资源条件、科创金融投入、科创金融产出和科创金融产业化”四方面22项基础指标构成,通过计算各省份科创金融发展指数和四项分指数,对我国省科创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评价。
从评价结果来看,时间维度上,各地科创金融发展水平总体逐年上升,说明各地科创金融体制不断完善,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效率不断提高。从空间维度上看,地区间和省际间仍存在较大差异。广东、北京、长三角地区及山东等东部地区和沿海省份已经形成“科创金融集群”,人才、技术和资本等要素不断流入、加速积聚,形成了创新发展的循环累积效应;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内陆省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,创新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。
该项研究所覆盖的31个省(市、区)中,广东、北京、江苏处于第一梯队,5年中均位列前三位;上海、浙江、山东则是历年的第四、五、六位。“北京是全国科技和经济的高地,但总体科创金融发展水平居广东之后,个别年份低于江苏,主要是在科创金融产出指数和产业化指数方面仍然存在部分短板。”据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伟介绍,科创金融产出指数和产业化指数两者权重之和为60%,对科技金融发展得分影响较大。
对于如何推动区域科创金融发展,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院提出了四方面建议。首先,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优化科创金融发展环境方面的作用,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、市场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。其次,要培育发展科创金融服务体系,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,打造完整的科创金融产业链条。再次,要研究、审视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,构建强度适中、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,提升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。最后,要注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。
“科技创新最终落脚于产业化。”杨德勇表示,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数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,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科技产出、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偏低,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提高。应采取措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构性障碍与体制性障碍,积极引导科技与市场对接,鼓励产学研联合,有效解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衔接不畅的问题,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,优化创新“从研发到成果转化、从技术扩散到产业化”的全链条生态系统。